《新加九经字样》拓本
图片
《论书表》概述《论书表》是由南朝宋时期的书法家虞龢所著的一部书法理论著作。该书主要讲述了二王(王羲之和王献之)的书法艺术、当时搜寻名迹的情况、所得字数以及编次二王和羊欣等人的书法作品。此外,书中还涉及到了文房用具的使用等内容。
虞龢的生平与贡献虞龢,南朝宋泰始年间书法家,会稽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他少时好学,家境贫困,但对书籍和书画有着极大的热情,每当有名家书画和书籍出现,他都会尽力购买,因此家中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籍和艺术品。虞龢曾任中书郎、廷尉等职。在宋明帝泰始六年,他曾奉诏与巢尚之、徐希秀、孙奉伯等人一起编次二王的书法作品。
《论书表》的内容与特点《论书表》一卷,内容丰富,不仅包括了对二王书法的品评,还记录了当时搜寻名迹的情形、所得字数以及编次二王和羊欣等人的书法作品。书中还提到了纸、墨、笔、砚的性能和使用,以及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艺遗闻逸事等。由于文气不一贯,有人怀疑其中有脱简的情况。朱长文《墨池编》中记载的二王书事,就是《论书表》的一部分,这表明《论书表》的内容可能经历了长时间的割裂和重组。
《论书表》的影响与价值《论书表》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南北朝时期书法美学的重要文献。它不仅提供了关于当时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,还反映了当时的书法鉴藏风气和社会风尚。虞龢在书中对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他们的书法达到了古今独绝、百代楷式的境界。这些评价对于后世理解和欣赏二王书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综上所述,《论书表》不仅是虞龢个人学术成就的体现,也是南朝宋时期书法理论发展的重要标志。通过对这部著作的研究,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书法艺术和社会文化背景。
《论书表》原文臣虞龢言,文字初创,以爻画载道,《六艺》中体现了其深远意义,钟、张等汉魏时期的大师独领风骚,晋代二王(王羲之、王献之)英名赫赫。羲之评价,钟、张书法卓越,其余难以比拟。子敬认为自己与右军相当,而张芝的草书则稍逊。古朴与妍美,是书法演变的自然规律,钟、张与二王的对比,正是古与今的交融。二王晚年技艺更胜少时,父子间技艺传承又跨越古今,子敬能尽得其妙,自然不在话下。尽管优劣微小,但他们的作品皆为千古独绝,世代楷模。桓玄酷爱其作品,甚至编纂二王遗迹,珍贵异常。然而,由于伪造者众多,真伪混淆,很多珍贵的藏品难以辨识。尽管如此,仍有精品流传,如献之的《吴兴》二笺,成为书法典范。孝武帝也收集佳作,但真伪混杂,谢灵运因与王氏有亲缘,对书法造诣颇深。臣在东皋养病期间,沉浸于山水之间,通过对书法的深入研习,逐渐理解了书法之美。面对众多精品,我有幸参与品评,按照圣意,对草书的要求严谨。直至武帝时期,书法研究有所复苏,我在整理搜寻散失的二王遗迹时,亲自参与评述。各地搜罗的珍贵书迹,如三吴之地的遗迹,丰富了书法宝库。我与巢尚之、徐希秀等共事,整理并鉴定二王的书法作品,以供皇家欣赏。二王作品中的钟繇、张芝等人的纸书和缣素书,历经岁月,数量众多,各有特色。虽然有些作品由于年代久远,简帖形态,但仍能感受其艺术价值。经过精心装订,瑕疵被修复,墨色更鲜明。每卷书都按优劣排列,以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。原有的书籍目录混乱,我重新整理,标明卷帙,使阅读更为有序。字体风格各异,各有其美,书扇、飞白章草等作品,皆为书法瑰宝。书法收藏中,包括羲之少年时期的作品,虽然不足观,但仍被精心保存。新装的二王镇书,更显精致,装帧考究。其他如羊欣的书作,也精选装订。朝廷秘宝丰富,虽然曾有过焚书之举,但经纠正和整理,书法艺术得以传承。臣整理的书目及新装书籍,以供陛下鉴赏。六月九日,中书侍郎虞龢上表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